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共江西省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关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工作部署,充分发掘宋明江西历史文化资源,擦亮庐陵文化、阳明文化名片,赋能江西文化强省建设。经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王阳明研究中心、江西省宋史研究会研究决定,于2024年4月12日至14日赴吉安市泰和县联合开展首期“宋明以来江西历史文化”田野调查。
4月14日,调查团队赴泰和县南溪乡垇背、甘溪村等处查阅族谱,考察杨士奇墓、快阁。

调查团队在南溪乡垇背周氏族人家中拍摄族谱
在南溪乡垇背周氏族人家中,发现万历八年(1580)《爵誉周氏族谱》、光绪五年(1879)《举冈周氏族谱》。南溪乡垇背周氏为明初官员、文学家周是修直系后裔。周是修系水利专家周矩之后,洪武年间为翰林纂修,侍皇太孙讲读,靖难之后,以忠臣不事二君,自缢于应天府学宫尊经阁,以身殉建文帝,《明史》有传,世人赞之曰:“节足以励世,文足以传后。”

调查团队在甘溪村龙氏族人家中拍摄族谱
在甘溪村龙氏族人家中,发现2011年修《甘竹龙氏四修家谱》及《龙裔公入川支谱》。甘溪村龙氏为当地望族,自南宋以来出过21位进士,家族名人有龙准、龙焕卿、龙叔灿、龙士郁等。

考察杨士奇墓
杨士奇墓,位于江西省泰和县澄江镇杏岭村北山坡,墓前伫立一座牌坊,上书明仁宗御赐“与国咸休”四字。杨士奇为明朝内阁重臣,历仕惠帝、成祖、仁宗、英宗诸朝,当国41年,寒士拜相,一生清明。

调查团队在快阁前合影
快阁始建于唐乾符元年(874),初为奉祀西方慈氏的“慈氏阁”,宋初太常博士沈遵任泰和县令时,易名“快阁”,又因黄庭坚《登快阁》一诗而名闻天下。自宋代以来,黄庭坚、陆游、文天祥、刘鹗、王直、罗钦顺、高咏等皆于此驻足,登临题咏。
“宋明以来江西历史文化”田野调查(泰和站)行迹图
至此,本次“宋明以来江西历史文化”田野调查圆满结束。感谢井冈山大学李伏明教授的周密安排和悉心指导!感谢泰和县人民政府葛英才副县长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感谢泰和文史专家叶骏先生的全程陪同和专业讲解!感谢泰和县各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及各姓氏族人的倾情奉献和无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