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上午,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吴琦教授应邀在四教301作题为“研究生如何提升学养”的学术讲座。学院院长李晓方教授主持讲座。
首先,吴琦教授向大家阐释了学养的概念——学养是内化于思想、意识、观念和思维之中的素质涵养和整体气质。厚实的学养能给阶段性专业问题的解决以坚实支撑。同时,吴琦教授结合学生群体的实际情况,从问题意识、对话意识、前沿意识、完善的学科知识结构和人文情怀五个方面对学养的培育进行阐述和分析。
问题意识贯穿于确立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认知活动中引导人们积极能动地探索。学术对话是自身研究与既有研究的对接,有助于确立自身研究的边际贡献,使研究更具价值。史学前沿意识指具备史学前沿的学术理念和学术素养,能够追踪和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和前沿。
在学科交叉趋势日益明晰的情形下,吴琦教授建议同学们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和学术兴趣,学习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讲座尾声,吴琦教授以章开沅先生的经历勉励同学们努力成长为具备大格局、大气象的“真学人”
讲座后,李晓方教授对内容进行了总结。吴琦教授结合具体案例,以开阔的视野、深厚的素养和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学养的提升方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和实操性,对同学们的学习研究以及人生事业大有裨益。最后,吴琦教授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学科建设经验。

本次讲座阐明了学养内涵及其提升方式,有利于扩宽学生的学术视野,指导学生在学术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术意识、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提升学术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