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一、学院简介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创办于1983年,现有教职工60人,其中高级职称27人,博导2人,硕导40人。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省“双千计划”人才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2人。

学院设有中国史、世界史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学科教学(历史)、旅游管理2个专业硕士点;开设历史学、旅游管理2个本科专业。历史学为国家特色专业、教育部首批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及一流建设专业,并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旅游管理为国家一流建设专业、省四星级专业。学院建有《中央苏区史》《世界当代史》《走进王阳明》等国家级、省级金课10余门,拥有“历史学专业教学团队”“赣南区域史课程群教学团队”2个省级高水平教学团队。
学院建有中央苏区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王阳明研究中心、新加坡研究中心等4个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江西省宋史研究会”1个省级学会。客家研究中心为“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王阳明研究中心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示范基地”。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0余项(含重大1项),省部级课题100余项,出版专著40余部,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300余篇;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13项。

学院积极推行红色文化育人与本科生导师制,打造“五色花”育人品牌。学生在全国“挑战杯”“田家炳杯”等竞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项50余项;研究生获评江西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余篇,考取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硕、博士研究生200余人。学院获评江西省人才工作示范点,“瑞金班”获评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客家研究中心获“江西省工人先锋号”。

学院秉承苏区精神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融会贯通、知行合一的组织文化。当前,全院正凝心聚力、守正创新,为学校以“工程范式”推进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贡献力量。
二、奖助办法
赣南师范大学设有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研究生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学术创新奖、“南海奋进”奖学金等各类社会奖学金、研究生“三助”津贴、研究生培养业务费等各类奖助学金。此外,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还设有“阿姆源·阳明奖学金”“冠英·阳明奖学金”等社会奖学金。


各类奖学金奖励办法及标准根据录取当年上级部门和学校有关政策规定执行。退役士兵资助按照国家和江西省相关政策执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学金。
三、招生专业

注:
1.标●的为一级学科,标▲的为二级学科,其他为专业学位。上述所列计划为学校拟招生计划,实际招生计划待上级下达我校招生计划后,按学科专业(方向)分配招生计划。
2.拟招生计划含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具体专业视报考情况确定。
招生联系人:袁老师
联系电话:0797-8393648
转自“赣南师大红色文旅”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