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议题背景:
当AI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知识生产、解构人类认知的边界,我们不禁追问:在算法的精确性与数据的洪流中,人文社会科学是否仍能守护思想的温度与批判的锋芒?当机器日益逼近人类的表达能力与逻辑推理,人文社会科学的独特价值何在?是沦为技术的注释者,还是成为其伦理的校准者?本次工作坊旨在搭建一个跨学科对话的舞台,邀请物理学、历史学、社会学、管理学、艺术学、数字人文等领域的学者共同探索:在技术狂潮中,如何锚定人文的坐标?我们不仅需要反思AI对传统研究方法的冲击,更要主动介入技术发展的叙事,重新定义智能时代的“人文性”。从算法偏见的社会根源,到后人类语境下的身认同;从数字文化遗产的伦理困境,到人文社科研究的范式转型--人文社科必须超越被动回应,成为塑造技术未来的积极参与者。
温馨提示
在这场AI背景下的跨学科思想实验中,让我们共同追问:当机器学会“理解”时,人类该如何重新定义“智慧”?工作坊对外开放,欢迎学校师生参加!席位有限,务请提前五分钟到场,开放互动环节,可参与讨论。
时间:2025年6月6日15:00-17:00
地点:第四教学楼(博通楼)211室
主办:科研处、研究生院(学科办)、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承办:赣南师范大学“数智人文、艺术融合创新”交叉学科群
协办:中国史硕士学位点、王阳明研究中心、客家研究中心、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江西省宋史研究会
欢迎广大师生前往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