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人文、艺术融合创新”第六期专家讲座
2025年10月10日下午,“数智人文、艺术融合创新”交叉学科群专家系列讲座(六)在博通楼211室成功举办,由赣南师范大学客家研究院原院长罗勇教授主讲,陈海斌副教授主持。学院院长李晓方教授,学院党委副书记肖池平老师,客家研究中心主任温春香教授,教授委员会主任黄平芳教授,客家研究中心、王阳明研究中心、中央苏区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教师十余人,以及研究生同学七十余人参加。
罗勇教授以“学术与人生:耕耘在客家研究的田野上”为题,围绕自身与客家研究的深厚情缘、“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核心理念及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展开,分享了其深耕客家研究领域数十年的探索历程与人生感悟,为在场听众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厚度与人生温度的思想盛宴。

罗勇教授从刚参加工作时参与学科专业建设谈起,深情回顾了从事学术研究的缘起,从时代的洪流和浪潮中如何敏锐地捕捉学术前沿问题,确立起从事客家研究的学术志业,由此开启了赣南客家研究的新征程。从客家历史研究到客家文化资源研究,不断拓展客家研究的学术视野和主题,并从风水和民间信仰两大要素透视客家文化的特质和客家人的文化心理。在长期探索的过程中,罗老师一直在努力寻找客家研究新的突破口,其与海外学者劳格文教授等合作开展田野调查,引入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为赣南客家研究找到了新的路径,形成了《宁都洛口村“朱公庙会”调查研究》《客家与风水文化:以兴国县三僚村为重点的研究》等系列具有影响力的田野报告和研究著作,确立了赣南客家研究的特色和学术地位,实现了客家研究范式的转型,并搭建起了一个在国内外学界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平台。罗老师在客家研究的过程中,强调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注重发掘新的问题意识,推进学术研究的新突破。他特别强调要将学术研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主张学术要关注现实、要接地气。

在谈到“做人、做事、做学问”时,罗勇教授为师生们分享了自己的治学理念与经验:“做人是根本,做事是路径,做学问是追求,三者不可分割”,并强调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提出治学的六点基本要求:扎牢专业基础;确立研究方向;勤于思考、勤于练笔;向先进学习,积极参与学术活动;注重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注重社会实践,为研究生同学指明了做学问的基本方向和要求。

整场讲座,罗勇教授以一个个鲜活、细微的具体案例,为在场师生展示了其客家研究的心路历程、治学经验与治学之道,揭示出个人、学术与时代、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展现出一位赣南客家学者的学术关怀和使命担当,也为在场师生指明了治学的门径与方法,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态度,让师生受益良多。

转自“赣南师大红色文旅”公众号